发布时间: 2019/7/5 10:27:44 | 1700 次阅读
中美贸易战,美国以芯片为筹码来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以及经济的发展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国亟需推动自主创新,做大做强自家芯片。然而,目前中国芯片发展存在诸多症结。
前些日子,任正非接受美国媒体CNN采访,在谈到华为手机定价时说:华为在定价方面在向苹果学习,把价格做高一点,市场上的其他手机品牌才有活路;如果通过降价赢下市场的话,就会破坏市场的一些秩序。可以看到,华为不仅考虑自身的手机发展,也在呵护和维系着平衡、健康的产业生态。如果华为采取低价策略,那么vivo、OPPO、小米手机生存发展的空间将极大压缩。那样的话,华为“独乐乐”,就不会再有今天中国手机品牌几乎一统世界的“众乐乐”的产业局面。
此次中美贸易战,美国通过芯片来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,可想而知芯片的战略地位。然而,作为国之重器的芯片,在国内的生存环境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。
互联网思维和模式让国内芯片业很受伤
互联网领域的相关企业对国内芯片产业环境破坏巨大。
一方面 ,BAT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让人们误以为是商业的真相。
汉天下董事长杨清华告诉记者,互联网讲究的是差异化的商业模式,很牛的产品定义,早期不看销售额而看流量,越快越好。这对IC是很可怕的事情,让整个产业变得很浮躁。
同时,这种浮躁对80、90后的员工影响,没有一个正确的心理预期,会导致年轻员工频繁跳槽,工作2年还没有学到精髓,但是觉得自己可以了就跳槽,工资一提升,然后再跳槽,这样导致没法做到,跳个3-4次,10年就过去了,但是还远不能成为那种工匠级的水平,在年龄上却已经错过沉淀的时间了。
“互联网的模式,在某种程度上是毒瘤。发展集成电路芯片,需要把互联网的模式认知去除。芯片行业需要长期积累、持续关注,需要八年、十年的积累,这个耐心和耐性很重要。” 杨清华强调。
另一方面,互联网企业通过融资获取高额资金补贴,并以此通过低价策略来抢流量,此举破坏了商业正常的定价体系,影响芯片业的良性发展。
其中,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,就是被业内人士称为“硬件屠宰厂”的小米。一位芯片领域的创业者告诉记者,2013年前后,智能手环/腕表概念为,功能较多的智能腕表能卖到2000元,而小米当时以69元的低价推出手环,通过低价和明星企业的光环,短期内快速地获得了市场销量。小米手环一经推出,使得诸多智能手环企业纷纷倒闭。
“智能手环的企业变少之后,客户减少,市场容量被大大压缩。”一位上游的蓝牙芯片企业告诉记者,“为了争得有限的市场,蓝牙芯片企业不得不压价去出售,BLE蓝牙芯片从早期的2美元,降到0.1美元,价格压缩达20倍。开发一款蓝牙芯片需要投入几千万元,早期的2美元是早开拓市场的价格,随着产品销量起来后,蓝牙芯片订价在0.5美元为合理正常价,当前的0.1美元的售价几乎没有利润。如果不按这个价格卖,企业会没有订单;按这个价格卖,只是在填前期开发投入的‘坑’,想再投入研发创造企业未来的‘高峰’实在太遥远了。”
再以小米中继器为例,起初小米在京东商城的定价为49元。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:扣除快递费、京东平台费等,产品出货价不到35元;扣除加工费5-8元,剩余20多元,而这20多元包含芯片、电阻电容、PCB板、天线、模具、包装材料、组装、加工贴片的费用等。这样一来,产业链各环节的毛利在10%-5%甚至更低,共赢成为一种奢望。
任正非曾有一句这样的话:王小二卖豆浆,能卖一块钱一碗,为什么要卖五毛钱?产品的毛利,要限定在一定水平,太高或太低都不合适。
相比之下,国外半导体巨头的利润能达到50%,足够的利润使得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中。例如,英特尔一家公司一年的R&D费用达100多亿美元,相当于集成电路大基金五年以来对全国半导体公司的投资。
互联网的低价策略,终牺牲的是产业链上游的企业。这位业内人士苦笑道:“小米经过的地方,寸草不生,生态被严重破坏。很多工厂,不接小米订单没饭吃;接了小米订单,下一步没饭吃。”
对于芯片企业而言,主要靠销售硬件芯片来实现营收;没有更多的下游终端客户,芯片企业就无法实现更大的市场销量。极低的利润只能维持生存,芯片企业就无法有更多的投入来进行技术研发,由此企业发展壮大变得十分艰难。
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:“小米创始人雷军作为行业标杆人物,不能只顾自身企业的发展,应该有责任感,与业内企业共同营造与维护良好、健康的产业环境。”
可能也会有读者认为,小米的低价让老百姓受益了,实则不然。这位企业家表示:“老百姓只是受益一时,因为老百姓更需要的是性价比高的产品,而非价的产品。像老人、军人等特殊群体对智能腕表的要求还是很高,比如具有定位、测心率、血糖并与医疗机构合作,在发病时时间发现并关联到合作医院就医等功能,而现在小米手环低定价,使得很少有企业愿意投入大笔资金来强化智能腕表的功能,这其实对消费者是一种损失。”
图示:芯片业带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
雷军曾经有一个言论“芯片按沙子价卖”,实则是对芯片在产业链上的价值的忽视和否定。
而互联网的发展,离不开上游芯片的支撑。当前美国发动贸易战,直接通过芯片环节来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,这就是一个鲜活的证明。
“芯片是互联网的根基。芯片1元的产值可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元的产值,带来100元的GDP。” 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陈少民分析认为,“在过去60年当中,硅谷的半导体公司衍生出一个生态圈,分类为六个产业:底层的半导体、系统软件、半导体设备及周边,中层的网络设备和系统整机公司,以及上层的互联网公司。”
缺失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
由于芯片领域的技术门槛高、资金投入高,且回报周期比较长,做芯片领域的创业难度巨大。
“创业难,创业做芯片更难!” 一位做无线路由芯片的创始人告诉记者。
虽然国内芯片领域也有做大做强的企业,比如华为海思等,然而不可忽视的是,海思发展前期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华为交换机业务所得的利润。当华为海思芯片能够供华为手机使用后,华为手机则成为有力的终端支撑,进而形成一个企业闭环的生态。华为手机的合理、良性的定价体系,使得海思能够获取合理的营收和利润,进而持续地进行技术研发投入,推出更具竞争力和创新性的芯片。
而对于国内更多的芯片企业而言,并没有像华为这样的模式做后盾。
对于一家初创的芯片公司而言,从发展技术到开发产品,至少得一两年时间;再去打市场,也需要几年时间。任何一家创业公司,基本上前面的三五年都是在烧钱。那么,钱从哪里来?
融资难,已成为国内芯片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。在融资阶段,民营老板不可能会投入这么多钱;上市公司也不会投钱;国企或者政府的投资要求是“零风险”,基本没法做风险投资。虽然,我国在2014年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来扶持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,但是目前大基金更多的是填补产业缺失,布局全产业链,扶持的主要是一些大的头部企业,很少辐射到小企业。
然而,在硅谷,初创型的小企业反而是产业活力和创新力的公司。比如,2014年,刚刚成立3年的NEST被谷歌32亿美元收购。在资本的助力下,NEST在智能家居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将可保证持续投入。谷歌收购NEST,还掀起了智能家居产业的新一波浪潮。
再如,2014年Facebook 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。WhatsApp当时只是一家成立5年的初创公司,公司早期一两个工程师从车库开始起步,这个应用几年之内在Facebook和谷歌等巨头的眼皮底下成长起来,成长为大家花重金购买的对象。WhatsApp在被Facebook收购之前,已经得到了资本的入股。这也是WhatsApp能够从车库不断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。
华创投资管理基金投委会主席陈大同指出:“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,硅谷经过几十年形成一套成熟系统——风险投资体系。硅谷的风险投资体系包括:开始只有技术时,如何估值;有产品没销售时,如何估值;有销售时,如何估值;IPO时,如何估值。相应地,还有配套的律师服务、工资管理、董事会、事中审计等。这套体系,是硅谷价值的。”
这套硅谷的风险投资体系,2005年以前在国内几乎完全缺失。后来,虽已陆续出现一些关注IC的投资公司,但是整个行业仍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。
近期在中美贸易战的警醒下,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,国内芯片企业融资比以往容易一些,更多的资本愿意关注国内芯片项目,但这只是外界环境使然。
陈少民指出,芯片被形象地比喻为国家的“工业粮食”,是所有整机设备的“心脏”,是信息产业的。从过去半导体产值变化率和GDP变化率来看,半导体产业与宏观经济、利率波动、国际油价、地域政治等因素强相关,直接表现为与GDP走势紧密相关。
“做芯片企业,需要有一份情怀,这样企业方能走得长远。”杨清华建议。
在当下中美贸易战的警醒之下,要做大做强自主可控的国产芯片,营造一个良好、健康的产业环境至关重要。没有健康良好的产业土壤,小企业很难发展壮大;而产业如果只有大企业,没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,无法形成百花齐放的健康良好发展局面。